暨南大学 当前位置:暨南大学 > 正文

“暨南师说”奋斗的初心故事

  • 浏览次数:22       来源:暨南大学

  10月16日下午,由学校党委主办、机关党委承办的“以使命之名,对话初心——暨南师说”主题活动在曾宪梓科学馆国际会议厅举行。活动邀请了生于1950、1960、1970三个不同年代的3位教师代表,分享他们在暨南园里成长奋斗、共勉初心的故事。

  

“暨南师说”奋斗的初心故事


  (大会现场)

  学校党委书记林如鹏在致辞中指出,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我校一周年和全校上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举办“以使命之名,对话初心”主题活动,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及暨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暨南精神是暨南人在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凝练而成的理想追求和价值判断,是经过百年积淀形成的历史底蕴和品格特征,是暨南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活的灵魂。希望每一名暨南人都自觉地把“暨南精神”内化于血脉,融入骨髓,爱我暨南,建设暨南,以初心不负殷殷嘱托,以奋斗擦亮金字招牌。

  在嘉宾分享环节,50后教师代表伍巍教授说,暨南精神首先是爱国精神。他生动地讲述了自己在2006年深度参与学校百年校庆晚会节目《暨南魂》的编剧和表演过程。节目还原了在抗战的硝烟战火中,郑振铎先生上的《最后一课》的情景,以及暨南学子在国家危亡之际,纷纷投身到可歌可泣的救亡图存运动中的壮举。他说,暨南精神,就是暨南的魂。后辈们要用心铭记暨南的历史,尊重暨南的历史,让“暨南魂”得以传承和发扬。

  60后教师代表程京武教授根据自身的经历和感悟,深入解读暨南精神。她说,“忠信笃敬”,是具有丰富内涵的校训,也是暨南精神的高度概括;“知行合一”是暨南大学的优良传统;“自强不息”反映了暨南大学三落三起、五次播迁的悲壮历程;“和而不同”是暨南大学多元文化共存、和谐发展的生动体现。一百多年来,暨南精神薪火相传。她特别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暨南学子带着近万份倡议书,骑自行车到北京,促成设立“尊师节”的故事。

  70后教师代表高昊教授分享如何在工作中践行暨南精神。他把暨南精神化成最简单的为人处世之道,将党建工作作为教学科研的灯塔和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引领学生做有信仰、有情怀、懂学习、勤奋拼搏的人;带着学生到田间地头,增强学科自信,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脚踏实地把暨南精神做成一个个科研成果。

  座谈互动环节,嘉宾们讲述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小故事,如“马来西亚老华侨一家三代的暨南情缘”;大雨滂沱的雨夜,温暖初心的关怀;上海寻根,艰难寻找初心的曲折;学生说“此生,有这样的老师足矣”,践行初心的关爱;展现了暨南精神代代相传、暨南的侨教初心、暨南不变的家国情怀。

  机关党委“新荷培养计划”学员代表集体诵读《暨南的初心》。活动在庄严的校歌中圆满结束。

  中央统战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指导组组长张鲁卿,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夏泉,中央统战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一指导组成员马涛,学校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教师党支部书记,学生代表共450多人参加了会议。

0.2857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