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3429811266
听说,越来越多的暨南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承者与传播者,他们置身其中,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与此同时,暨南全力打造中华文化月系列活动、“中华文化大讲堂”、中华才艺培训基地等中华文化校园品牌,丰富着暨南学子的课余生活,致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远播至五湖四海。
在2019年暨南大学·张原天中华文化传播大赛中华才艺表演决赛上,“傣雅洛”组合的舞蹈《般般入画》惊艳四座。她们为观众演绎了具有典型西南传统文化特征的傣族舞蹈,优美的舞姿,精致的服饰,仿佛将观众们带入绵绵山峦中的花腰傣族部落,感受那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
此次表演的成功离不开校艺术团舞蹈团的支持以及“傣雅洛”组合中每位演员的努力。艺术团中舞蹈团队长钟斯婕就是表演者之一。她表示文化要想传播出去,就要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具有张力,能吸引到别人。在钟斯婕看来,舞蹈就是这样能够吸引别人的形式。首先,它就是一种美的载体,所有人都会喜欢美,再去主动欣赏,而后要去了解表演背后所要表达的东西,观众以此有机会去理解其中的文化内容。
此次展演的成功离不开校艺术团舞蹈团的支持以及“傣雅洛”组合中每位演员的努力。舞蹈团队长钟斯婕就是表演者之一。她表示文化要想传播出去,就要让更多的人能看到,具有张力,能吸引到别人。在钟斯婕看来,舞蹈就是这样能够吸引别人的形式。首先,他就是一种美的载体,所有人都会喜欢美,再去主动欣赏,而后要去了解表演背后所要表达的东西。观众以此有机会去理解其中的文化内容。
回忆起小时候为何选择中国舞学习,钟斯婕说,中国舞里有一种很特别很美的东西存在,跟芭蕾等一些舞蹈相比,它的内涵会更丰富,它所表达的东西,无论是情绪也好,内容也好,会比一些外国舞种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如今,舞蹈不仅是钟斯婕最大的爱好,更成为了她向观众传递中华文化最好的媒介。她的舞姿将我们带入到遥远的西南边陲,深入红河谷,去感受“花腰傣”部落文化蕴藏着的无穷魅力。
王佳敏也是舞蹈«般般入画»中的一员。四岁接触舞蹈,以芭蕾为启蒙,后来学习了古典舞和民族民间舞,并最终选择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进的她,是我校一名2018级的研究生。
“傣族舞是一个比较家喻户晓的舞蹈,表达的东西也是比较神秘的,我们就想把这种比较古老的东西表达出来,让大家更好的去理解,而不是让大家的印象中只有傣族的孔雀舞而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佳敏如是说。
两周的时间,每天加班加点的练习,才使得她们在决赛舞台上有着近乎完美的呈现。谈及这份努力,王佳敏却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从小外婆就希望我走舞蹈这条路,小时候每天早上都要比别人早起很多,练基本功,练完功之后再去吃早餐、上学,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就是这样严格的训练,让我现在仍然能够做很多高难度的技术动作,所以我一直很感谢我的外婆。”
王佳敏说,外婆年轻时曾梦想着成为一名舞蹈家,却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放弃她心爱的行当。但这个梦想并没有消失在时间的流逝中,而是化作了一枚种子,深深的埋在了她的心中。当年那个抹着眼泪儿的小姑娘也许不会想到,昨日把杆旁留下的汗水与泪水,都化作了如今舞台上光彩夺目的基石。
传承,不单单是一种文化与技艺的迭代,亦可以是一个梦想,一份期望。
蔡一飞:用艺术传播中华文化 才能“声入人心”
在中华文化月系列活动之花灯会的舞台上,一首《墨梅》给不少人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用充满中国风味的唱腔,描摹出古典中华文化的风骨。
带来表演的是两位已经毕业的学生,以及现校艺术团声乐团团员——蔡一飞,他来自16级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作为校艺术团中声乐团的成员,蔡一飞有很多类似的表演经历。谈到声乐团,蔡一飞说:“这是一个由一群热爱音乐的好友聚集而成的大家庭。在专业方面,团员们经常一起排练节目、练歌,共同探讨自己唱歌上的问题与不足,并给出建议,互相切磋,共同进步;在精神方面,大家彼此支撑,一齐迈向更大的舞台。”
回忆起花灯会上的表演,蔡一飞表示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借助《墨梅》这首歌,在用艺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中尽一份力。在蔡一飞看来,艺术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如今,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开始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有的声乐类节目会以古诗词作为歌词,重新改编,加入一些新的流行文化,创作新的歌曲。这类结合流行元素的古典歌曲既能弘扬中华传统古诗词文化,还能以一种流行的方式让大众更易接受了解,逐渐爱上中华传统文化。蔡一飞选用了《经典永流传》里的曲目《墨梅》,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带到花灯会的舞台上。
程子健:彩竹幻化炫人生 因为热爱 所以坚持
程子健,18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暨南大学国际扯铃社的副社长。多年来,扯铃社积极继承、创新和推广扯铃这项中华传统民俗运动,所有社员对每一次表演都格外重视,他们希望能在享受这项民俗运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尽己所能,让这项优秀的民俗运动进入大众的视线。
初识扯铃
“当初第一次看到扯铃表演的时候,我觉得就是炫啊!”谈到第一次接触扯铃时的经历,程子健的眼睛不住发亮。
程子健与扯铃的故事最早在高中开始。在中学校运会上,他的同学邀请他一起做一次简单的扯铃小表演作为运动会的过场表演。程子健被扯铃酷炫的外表和表演技术的高超所惊艳,从此爱上了这个炫目的“彩竹”。
热爱致远
在暨大新生之夜的活动中,程子健了解到了暨大国际扯铃社并成为了其中一名社员。扯铃社每周固定在金陵广场训练,社员们一起观看扯铃教学视频,分享个人学习扯铃的心得经验,互相学习。这些社团活动不仅使程子健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也使他的扯铃技术不断进步。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程子健的学业颇为繁忙,同时他也参加了学院的科研项目。社员们常常看到他刚刚结束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就穿着实验服去社团练习和教学。“除了兼顾学习,一周中还有两天需要花在扯铃上,虽然比较累,但是真的很充实开心。”
学习扯铃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程子健也遇到技术上的困难。扯铃表演的不确定性使练习和表演总是不太完美,因此大家只能不断练习以提高熟练程度。“我们学习新招式的时候常常会遇到瓶颈期,一个新招式在一段时间内怎么练习都做不好,那么解决方法就是暂停练习,过一段时间休整一下,再慢慢投入状态。”同时,在练习扯铃招式的时候,也可能会受伤。程子健提到,他曾经在练习新招式里翻倒在地的动作时,用力过猛以至于轻微伤到头部。虽然学习的道路上会遇到困难,但是对扯铃的热爱使他坚持下来,让他和扯铃一起走到大家的视线中。
舞台聚焦
国际扯铃社在暨大已经传承十二年,社团常到校外表演,与其他高校交流以及和广州杂技团的扯铃表演者学习切磋,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给了程子健更大的舞台。
扯铃社的扯铃表演还融入了国外流行舞蹈元素进行创新,同时运用当下流行的音乐,这使他们的表演受到瞩目。“普通人认为扯铃只是老年人在玩,但当看到我们年轻人也玩得很酷炫时,大家会觉得很惊奇,这些时候我自己是很有成就感的。”
且行且新
平时除了练习固定的招式外,程子健也会尝试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套进老招式中,创造出新颖的招式组合,不断丰富表演的内容。这些融入新颖灵感的招式动作往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让更多人对扯铃这项运动产生兴趣,为扯铃运动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同时,程子健还接受了新的任务——进行扯铃文创产品的创作。他手绘扯铃表演者的形象,并尝试将图案印在热缩片上作为扯铃宣传的周边产品,以这种方式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将扯铃推广到年轻人群体。
《空竹赋》中“彩竹幻化炫人生”一句或许是程子健与扯铃的故事的最好的概括。他心怀推广扯铃的使命感,因热爱不断坚持,通过传承与创新和他喜爱的扯铃传统技艺一起走进大家的视线,发光炫目。
林子瀚:泼墨方寸纸 心志天地间
林子瀚是我校艺术学院2018级中国书画与鉴赏专业的本科生。作为一名一位书法爱好者,已经学习书画十多载。
从幼儿园开始,林子瀚便与书法结缘。林子瀚最早练习的是硬笔书法,后来看到其他同学在写春联,“感觉很好玩,于是就开始学习软笔书法。”
刚开始接触书画时林子瀚觉得很新鲜,然而,到了真正上手的时候,他却感到了书法并不简单。当时的林子瀚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枯燥期”,他觉得平日里反复不歇的书画练习乏味无趣,甚至萌生了放弃上书画兴趣班的念头。
“过了一段时间,熬过那个枯燥期后,你会发现其中还有许多好玩的地方。”坚持过后,林子瀚在书画的道路上渐有所成。在老师的鼓励下,林子瀚曾多次参与现场书法比赛及投稿书画作品,并且拿到了省级一等奖的佳绩。
考取暨南大学中国书画与鉴赏专业一直是林子瀚的梦想。参加书画集训、潜心修炼技法,如愿踏入暨南园后,林子瀚在进一步的学习中感受到了我校艺术学院的教学特色。
林子瀚的日常课程涉及书法、绘画和篆刻三方面。书法学习包括楷行草隶篆五体,绘画的学习包括写意和工笔画,篆刻的学习则涵盖了先秦、汉代到明清的印章。“不同于美院侧重技法的传授,暨大更讲求的是理论和学术研究的兼顾,这让我收获颇丰。”林子瀚说。
在我校两年的学习经历中,林子瀚对书画也有了新的体悟。在他看来,书画是从几千年前就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很有深度,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东西值得去挖掘。
在专注学习之余,为了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林子瀚还担任了艺术学院书法协会的会长。书画协会是艺术学院的一个社团类组织,在林子瀚看来,它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传播中国书画文化的职能。“我校作为‘华侨第一学府’,港澳台侨生及外国留学生众多,传播中华文化具备一定的受众基础。我想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带去给更多人。”
书画协会里外招生的数量多,对书画感兴趣的人也不少。这让林子瀚感到意外与惊喜,也大大激发了他想将书画艺术传承下去的信心。
林子瀚强调,学习书画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在他的组织下,书画协会每周开展一次书法教学活动。林子瀚会在每周周六的早上或下午,提前准备好当晚计划教授的内容,力求做到尽心尽责,问心无愧。针对协会中一些书画方面零基础的成员,林子瀚也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学习进程,努力为会员提供一个友好交流、平等参与的讲学平台。
在他看来,中国书画与鉴赏专业和书画协会,是学校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口。“借助侨校的‘金字招牌’,将中国几千年来血脉相承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去。“
笔下有乾坤,心中藏世界。林子瀚也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了规划:“我现在有一个小目标,就是读上研究生,然后在书画领域继续深入学习下去。”
我校国术协会以学习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开展射击、短兵以及拳术三个项目。社团共三个部门——兵部、户部、礼部,颇具特色的名字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职责——训练安排与协调、兵器维护及统筹宣传。
射击、短兵和拳术初听上去似乎十分严肃,但国术协会会长张开鹏却不这么认为。“国术协会的宗旨虽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最主要的是让参与的会员感受到其中的趣味,收获开心以及放松自我。”因此,在日常训练过程中,负责训练安排的“兵部”会极尽所能地增强趣味性,例如在靶子上画九宫格,增加一些游戏项目等。只有趣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国术才能更加被人们所了解接受。
当结合技术动作的编排与音乐的使用,国术也可以变得极具观赏性。在暨南园,国术协会的表演并不少见。社团联招、体育学院晚会、澳门文化节、助力完美公益影像节等等,都可以看见会员们洒脱的身影。
“作为会长,我有责任去建设好这个社团,让协会的成员们开心地训练,齐心协力办好活动。”国术协会会长张开鹏自信地讲道。传播国术文化对于如今的他而言,不只是兴趣爱好,也是一种责任。
“古筝好似‘正宫娘娘’,声音宽厚,承载力强;琵琶‘又冷又傲’,不打好基础,她就不会搭理你;二胡调皮可爱,古灵精怪,但是有时你也摸不准它的性子。”暨大学生社团乐韵坊会长张雲琪笑着比喻道。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练就白居易《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水平,不止是只需要热爱,更需要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漫长的练习生涯中,张雲琪表示最大的困难就是怕“断”了,一但练习时间不连续,就会手生。
乐韵坊的成员们在练习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却凭着一腔热爱咬牙坚持到了现在,最终在暨南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个人的练习总归枯燥寂寞,“有你的同伴在,可能坚持下去会更简单一点。”张雲琪这样解释道。
乐韵坊作为一个发展较久的社团,不论是部门设置还是训练规范,都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模式。乐韵坊中成员们的基础各不相同,为此他们分为了三个不同部门,“一个是来报班学习的,一个是来练琴的,一个是排练参加表演活动的。”这样的分类能够让成员们更好地针对自己现在的水平进行提升,非常适合大学兴趣社团的发展。
在练习方面,张雲琪则表示:“平常我们有日常训练,一般我们是自己去琴房练琴。周五下午会有古筝老师来教学,晚上有例行的大排练。”既有自由练习又有统一排练,松而不散的社团模式能够让所有成员充分利用在乐韵坊中的机会,学习喜爱的传统乐器,提高演奏水平。
而对于乐韵坊的再发展,张雲琪也有着自己的新考量。“想开体验课,让一些不会乐器的同学固定时间来我们琴房体验一下,学一些乐器的演奏。”既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又能为乐韵坊‘招兵买马’,她相信如果此想法能够落实,一定会对传统乐器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在当下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观看舞台表演时,年轻人似乎会偏爱吉他、架子鼓这类会节奏热烈明快的时髦乐器,而对民乐的演奏则不怎么重视。张雲琪则表示这很正常,没必要为此而失落,这种现象的出现实际上与曲目选择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排过儿歌的串烧,也弹过‘斗地主’的音乐,反响都很好。”她以亲身经历为例,表示如果曲目选择得当,选择快歌或是情歌等能让观众有共鸣的,自然也会受人欢迎。
若是能让琵琶的声音让更多人听到与喜爱,又何必拘泥曲目?乐韵坊人对此的洒脱态度,反而更显他们热爱传统乐器的纯粹。中华传统乐器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既自成一派形成璀璨文明,又助力了整体中华文明的传播。古琴、琵琶等乐器虽“年事已高”,但很多年轻人仍旧会被其迷人的独特音色征服,从而像乐韵坊的小伙伴们一样,踏上追寻热爱的无悔之路。“练习路上虽有些枯燥,但仍有‘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悠扬声音洗去心间杂念,抚平紧皱眉心。”